摘要:对拓跋鲜卑政权的铨选制度进行探究可以发现,至世祖太武帝拓跋焘延和元年(432年),北魏平城时期的铨选制度,由“军国官属,至乃阙然”的状态,发展到了有明确的铨选目的“思得英贤,缉熙治道”,铨选标准:“搜扬隐逸,进举贤俊”,铨选态度:“以礼申谕,任其进退”,铨选待遇:“当待以不次之举,随才文武,任之政事”.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征玄等及州郡所遣,至者数百人,皆差次叙用.”进步的、合理的铨选制度,使拓跋焘得到了许多贤才,形成了优质的官僚集团,这是拓跋焘能够“平秦、陇,扫统万,翦辽海,荡河源.南夷荷担,北蠕绝迹,廓定四表,混一戎华”的最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
作者:
作者单位:
期刊名: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
2019
卷:
33
期:
6
页码:
24-27
ISSN:
1674-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