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朝处于西汉至隋唐帝国的过渡阶段,作为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转型时期,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一时期由于政权交替频繁,北方鲜卑游牧民族、西北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呈现出胡汉杂糅的风格,对后世隋唐文化影响颇深。山西平城(今大同)和晋阳(今太原)作为北朝时期重要的政治中心和军事要塞,也是胡商通过丝绸之路来华贸易的重要城市,近年来出土了大量的北朝墓葬壁画。这些墓葬壁画作为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物证,仅用“胡化”或者“汉化”不能够全面概括,胡、汉民族间相互交流、碰撞,共同形成了北朝时期异彩纷呈的墓葬壁画艺术。北朝时期宗教信仰呈现多元化倾向,北朝墓葬壁画作为图像资料提供了研究北朝社会的机会,折射出当时人们的生死观,透露出北朝社会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墓葬壁画中的审美观念受到中国本土生死观、佛教生死观和祆教生死观的影响。壁画中狩猎图、宴饮图等日常生活题材以图像形式再现了北朝社会生活场景,反映了墓主留恋现世享乐生活,表达墓主对“生”的追求。升天图的神怪、仙人形象营造出仙界氛围,可以看出墓主对待死亡的态度以及对死后世界的期盼,渴望自身灵魂升天。本文主要以山西北朝墓葬壁画为例,通过对墓中的葬具,壁画内容和风格的解读,探求北朝上层贵族的宗教信仰、审美心理,进而了解北朝社会的审美风尚。第一章阐述论文选题的原因、研究目的和创新点,对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说明,总结国内外有关北朝墓葬壁画方面的综合研究。第二章梳理北朝山西地区墓葬壁画的考古情况,分别从平城和晋阳地区的墓葬形制、壁画的题材以及图像的具体内容等方面展开介绍。探究北朝山西墓葬壁画生成的历史背景,深入北朝社会生活的各个角度,发掘墓葬壁画艺术形成过程中可能受到的诸多影响。第三章分析山西北朝墓葬壁画中的审美观念,解读北朝时期本土儒家、道家信仰和外来的佛教、祆教信仰在壁画中的体现,对北朝上层统治者的生命观和文化心理做了初步探索。第四章山西北朝墓葬壁画艺术反映出上层贵族的审美品位,成为统治者展示文化身份的方式。墓主人宣扬生前的殊荣,期冀死后灵魂得以永恒,诠释了“灵魂”与“肉体”的完美结合。第五章选取山西北朝壁画中审美特征较为典型的图像,对胡汉服饰形制、色彩交融的特点,鞍马狩猎图像中的“尚武”精神和升天图中的多元神怪形象进行探讨。结语揭示北朝墓葬表达的天、地、神、人一体的黄泉世界,从墓葬壁画中感受到对民众精神世界的终极关怀。
关键词:
作者:
崔越
专业:
导师:
学位:
硕士
年份:
2022
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