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猛是五胡十六国时代前秦王苻坚的宰相.船山和朱子两大家对“王猛是不是真正的豪杰之士”的看法迥异.朱子虽然以宋儒的道统目标为根据,坚决贬斥东晋一朝,但因王猛治理前秦有功,断定王猛是真正的豪杰之士;船山坚守民族主义和政治统治正当性的立场,肯定了东晋对华夏文明的护持之功,却对为外族效力的王猛贬斥有加.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两家对道和道统的认识和理解不同.这表现在他们对豪杰观念定位的细微差别之中.朱子由肯定王猛的事功而断其为豪杰;船山认为豪杰乃是圣贤的前提,甚至是通往圣贤的必由阶梯,这就决定了像王猛这样为异族效力的“能者”,不可能成为他心目中的豪杰.探讨朱、王两家对王猛的评价,这一问题的意义和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对王猛评价的本身,它关乎到对全部历史人物以及历史本身的评判目标和价值取向.
关键词:
作者:
作者单位:
期刊名: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
2013
卷:
30
期:
5
页码:
36-43
ISSN:
1000-260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