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最新消息>详情

数字人文与文化遗产学术系列活动第一期圆满落幕

2024-04-02

2024330日,山西大学和山西数字人文研究院/山西数字出版研发中心举办了数字人文与文化遗产第一期学术系列活动。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美国肯特州立大学信息学院教授曾蕾、北京大学图书馆二级研究馆员肖珑,以学术讲座结合工作坊的形式,分享了文化遗产智慧数据建设的前沿理论和实际案例。

上午的数字人文与文化遗产学术系列活动学术讲座由山西大学图书馆馆长杨光主持。曾蕾教授报告了主题为“AI时代文化遗产可信智慧数据生成——可能性及挑战”的学术讲座,她引入为数字人文研究所需的数字化存档生成可信智慧数据,介绍了多元包容性的文化遗产采用AI 赋能的数字技术产生可信智慧数据,通过实例来探讨 AI 赋能的技术在对不同原始数据和资源的智慧数据的生成中的合理使用,并探讨了文化遗产可信智慧数据生成可能性和挑战。肖珑主任的报告主题为“数字人文与山西文化遗产智慧数据建设:案例分享”,她介绍了山西数字人文研究院/数字出版研发中心的文化遗产智慧数据建设的整体架构,并对云冈学资料库的本体建设、五台山文化遗产资料库之壁画数据规范和山西非遗研究及GIS应用的研究案例进行了分享,探讨了智慧数据建设中的数字人文方法,及其对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支撑作用。


杨光馆长主持开幕式


美国肯特州立大学信息学院曾蕾教授


北京大学图书馆肖珑研究馆员

  下午的工作坊的主题为“国际图像互操作框架IIIF的创新和应用”,由肖珑主任主持。曾蕾教授介绍了国际图像互操作框架IIIF的基本API(应用程序接口),在此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案例及上机实操展示了IIIF 技术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与学术研究中的广泛应用。




工作坊活动

  本次活动参加人员将近300人,得到了图档博等专业老师及学生的广泛好评,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数字人文与文化遗产第一期学术系列活动了解到了国际前沿的数字人文技术,并能深入地掌握数字人文技术在文化遗产活化中的应用,期待活动能经常举办。山西数字人文研究院今后将继续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指示和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不断推出新活动、分享新技术、研究新案例,助力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