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存在于公元前21世纪至约公元前17世纪,延续约400余年,据《史记·夏本纪》夏王朝传13世、16王。综合《竹书纪年》《史记·夏本纪》等记载,黄河中游一个强大的部落联合体首领禹死后,其子启用暴力夺取了领袖职位,建立了夏王朝,开始了夏后氏的统治。所以《史记·夏本纪》记夏后从禹讲起,其他传统史学著作亦多如此。
《左传》昭公四年(公元前538)记“夏启有钧台之享”,指启取得领袖职位后,曾在钧台(今河南禹州南)召开盟会。当时有扈氏不服,启遂发动征有扈氏的甘之战。有扈氏是一个强大的古族氏,《庄子》《墨子》《吕氏春秋》都记述过禹曾攻有扈,“以行其教”的故事,甘之战可以说是禹伐有扈的继续。甘的地望有陕西户县境、河南洛阳西南、郑州西北古荥泽(在今荥阳地区)等说法,从整个战争形势看,古荥泽说较为可信。《尚书·甘誓》记述了启在甘之战前的誓师辞,但此文系晚出。
《史记·夏本纪》言启“灭有扈氏,天下咸朝”。《尚书·皋陶谟》记述禹提到要“慎乃在位”,安于职分,思危图安,不要妄动扰民,行为要合于道德规范。但启建立夏王朝以后,背弃这种道德规范,淫逸康乐,饮酒无度,游畋无度,内部还发生了争权夺利的“武观之乱”。其子太康即位以后,游乐放纵,变本加厉,引起民众的不满。相传有穷氏后羿乘他行猎于洛水之南而未归之机,篡夺了政权,即“太康失国”。后羿掌权后,同样不修民事,终日游猎,弃贤臣而任用被寒国君主伯明驱逐的谗子弟寒浞。寒浞与后羿之妻谋划,杀死了后羿,承袭有穷之号,开始了寒浞代夏的时期,同时加紧了对夏后氏势力的追剿。太康失国后不久死去,族人立其弟仲康,流落洛水附近。仲康死,子相立,逃往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投靠同姓诸侯斟灌氏、斟鄩氏。寒浞杀斟灌、伐斟鄩,杀夏后相,相妻后缗逃归母家有仍氏居地(今山东金乡境),生下遗腹子少康。少康成年后在有虞(今河南虞城)之君的帮助下,谋划复国,终于伐灭寒浞势力,重建夏后氏的统治,这就是“少康中兴”。至此,夏后氏的统治才得以确立。少康死后,子杼立。他曾参与少康复国的战争,执政后曾“征于东海”,东夷诸族都臣服于夏,国力日益强大。夏王朝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中兴稳定局面,到孔甲时开始衰落,《国语·周语》有“孔甲乱夏,四世而陨”。孔甲后的第四世夏后是夏桀,据古本《竹书纪年》《帝王世纪》《史记·夏本纪》等记载,他以“淫虐有才,力能伸钩索铁,手搏熊虎”而骄奢自恣,赋敛无度,消耗大量社会财富,百姓饥寒交迫。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一味采取高压手段,又伐有施氏、岷山氏,不断进行掠夺战争,一些原来臣服的方国纷纷叛离。与此同时,原来臣服于夏的商人日益强大,以政治和军事手段不断削弱夏王朝的势力,最终起兵伐夏。夏桀败走,陈兵鸣条(在今河南封丘,一说在今山西夏县北)之野以拒商汤大军。鸣条决战,夏桀败走南巢,死于山中,夏王朝灭亡。
帝王 |
---|
禹 |
启 |
太康 |
仲康 |
相 |
少康 |
杼 |
槐 |
芒 |
泄 |
不降 |
扃 |
廑 |
孔甲 |
皋 |
发 |
癸(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