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历史纪年>旧石器时代
历史纪年
参考文献: ——中国大百科全书[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 2009
——中国历史年表[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制, 2002
旧石器时代

以打制石器(见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是人类历史的最初阶段。属于石器时代的早期,在世界范围内约开始于250多万年前,终止于距今1万年前后。其后接续中石器时代或新石器时代。相应的地质时代为上新世晚期和整个更新世。

旧石器时代涵盖了99%以上的人类历史。这一时代的大部分时期,人类以采集、狩猎为生,旷野为家或借洞穴栖身,以松散的社会群体为单位,过着迁徙和流动的生活。这一阶段的晚期,一些人类群体开始向农业经济和定居生活转变。

“旧石器时代”一词是由英国自然学家J.卢伯克于1865年首先界定和使用的,用来与以磨制石器为标志的新石器时代相对应。随后法国学者E.拉德特和G.de莫尔蒂耶等将西欧的旧石器时代划分为若干时期。1877年美国人类学家L.H.摩尔根将整个旧石器时代划分为早、中、晚三期。

在整个旧石器时代,全球环境不断改变,主要表现为冰期与间冰期的冷、暖交替。距今240万年以来北半球曾数次发育大冰盖;在距今73万年内世界上曾出现8次冰川旋回,即8次冰期和8次间冰期。随着气候的波动变化,动物群和植物带也相应地推移和变化。生态环境的改变对人类的起源、进化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促使人类体质出现适应性演化,行为方式发生改变,不断创造出由简单到复杂、由原始到进步的人类文化。